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灾害信息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发布时间:2013-02-20


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教训积累,我们认为目前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一、外因倒逼,内因急需

外因倒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源下滑刺痛了我国高等教育。麦可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高等教育市场正面临洗牌。当前,一本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二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部分高校倒闭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中必经的阵痛,高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是大势所趋。生源下滑是中国高等教育新陈代谢的一次挑战和机会,可以倒逼高教改革升级提速。二是大众化的到来和普及化时代的逼近更为高等教育改革打了一针催化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学龄青年(18岁~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超过50%为全民高等教育即普及化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15%,到2011年就达到26.9%,而北京、上海、江苏等一些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这一数字已超过40%。所以,上大学不再难之后,上个好大学就成为家长、学生的第一追求。除了更有名外还包含更适合。这就对大学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而大学内部是什么状态呢?学生们有的吃着东西翻着闲书,有的塞着耳机打着瞌睡,老师站在讲台上视而不见、照本宣科……(来源于2012108日光明日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学院的课堂里也并不鲜见。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的班级规模在变,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变,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在变,家长的期望在变,专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变,教师的需求也在变,大学的功能与职能都在变……但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变,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变,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变,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变。

总之,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在呼唤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势在必行,改革迫在眉睫!

二、传统的以纲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高速的技术更新推动的市场需求变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最近的20年,是信息技术引领世界发展的20年。信息技术市场的特点就是需求变化快,信息流动太快、信息爆炸太快,信息占领我们眼球和淡出我们眼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03年还奄奄一息的苹果用了8年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企业之王;02年还感觉无处不在、不可一世的为微软帝国,10年之后突然散发出点风雨飘摇的没落气息;2000年互联网泡沫初期造就网页人才的极度匮乏,一时间洛阳纸贵,随便懂点网页设计,起步工资就能5000元。2001年泡沫开始破裂,网页设计师大量失业;2000年左右国内信息高速公路大发展,一个成熟的思科网络工程师很轻松的年薪20万,而经过的物价飞涨十年以后,掌握同样的技术成熟工程师,年薪大概不超过10万;2006年国内移动增值业务大爆发,彩信、彩铃的程序员月薪过万的遍地都是,2007年工信部一纸令下,整顿这个市场,同样哀鸿遍地;最近两年,突然 3G开发市场大爆发,技术上很简单手机软件开发,工作3个月以后,80%月薪过万。我们承认,那些为数不多的一流IT企业确实需要数理功底过硬、基础扎实额、脑袋聪明的优秀人才,但考虑我们的生源、师资、办学条件,这些优秀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培养目标。高跳槽率和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造就了大部分的IT企业的都是功利的,没有勇气和耐心来慢慢培养人才,他们需要的都是来之能战的技术工程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统计,美国81%IT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有一个非官方研究数字,以两年为周期,信息学科的技术更新率是45%。为什么我们的毕业生的胜任率这么低,我们认为传统的以纲为本人才培养难辞其咎。这种模式对于一些知识更新率低的传统专业(例如地学、地球物理)并无不妥,但是对于高知识更新率的信息类专业来说,问题多多。这种模式下,新技术出现,教师需要大量的精力消化吸收。同时需要把这些可能不是整块的技术总结、归纳为合适的课程。然后提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层层审批;制定大纲、讨论、审批。这个过程同样消耗大量精力。虽然中美教育的差距也许是全面性的,但针对信息学科而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美国教师的教学自主性非常强,完全结合技术更新、市场变化自主的开展教学。

三、市场快速变化引发人才需求的知识容量快速增长,目前课时量捉襟见肘,亟需加餐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今年中国IT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人民币,而十年前,市场规模只有1500亿;821日消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发布了《2012()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截止到2012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3.5万亿元,预计全年将肯定超过7万亿,而十年只有4亿;123号阿里巴巴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淘宝+天猫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预计全年交易额突破1.2万亿,而十年前只有2000万;2007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只有500万,而今年将达到2.9亿。这些翻天覆地的市场变化将带来地覆天翻的需求变化,从而深刻且复杂影响人才需求变化,进而影响人才需求的知识体系、技术结构。

对比今天与十年前的IT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发生“180度大逆转10年前的软件工程师市场,80%需求系统级开发,20%需求应用级开发。今天的软件工程师市场,20%需求系统级开发,80%需求应用级开发。对比今天的软件工程师岗位技能要求,十年前软件工程师大部分岗位都是重视学生理论基础,不太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今天软件工程师大部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3-8项最新的应用技术,并不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简单来说,今天的IT就业岗位与十年前相比,要求的知识容量至少提高了50%以上。以Java软件工程师为例,几乎统一的要求掌握HTMLJ2SEWeb技术、oracle数据库、LinuxStruts2Hibernate SpringEJB3.0J2EE框架 JQueryAjax、正则表达式、freemarker/Velocity、常见Weblogical/Jboss/Websphere应用服务器等十多门最新的行业技术。即便是在课程容量大、课程效率高的社会培训机构集中学习,熟练掌握这些最新实践技术,至少需要1000个以上的课时量。

分析目前的计科和信管专业,四年总课时量都是2500个左右,在教育评估的指挥棒下,既要考虑厚基础、宽口径的总体指导思想、又要考虑学科基础、基本学分要求、总课时限制、专业课程比例等等诸多因素,基本上一个专业能够自己掌握分配专业课程不超过400课时。在自由分配的400个课时中,同样要考虑宽口径问题,会按照3-5个就业方向最急需的知识技术来设置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即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针对某一个就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课时量不会超过300300个课时知识技术培养容量与动辄1000课时以上的就业岗位知识容量要求对比,相去甚远。

四、教学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我们的切身体会是,对于计算机专业中和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来说,按照目前四平八稳、一周一次上课、一次上机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应社会需求。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90%以上是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的应该用军事训练的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尽力,尽快完成,尽快实践,形成战斗力。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才适合目前小火慢炖,一点点熬出来

我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所接触的信息量,专业知识可能占比70%,剩余的30%被社会信息等其它占据。而在今天这个信息大爆炸、网络发达、传媒发达的时代,一个学生一天接触的信息量是十多年前学生的几倍,而我们的专业知识传授量信息量并未明显增加,那就意味着学生接触大量的非专业知识信息。以一门周四的课程为例,假定两次课程的间隔时间为2天,在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学生第二次课程上课之前,第一次课程的信息记忆率可能有80%。而在今天,因为两次课程之间学生接触大量的、几倍于课程的非专业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会严重的模糊和消解第一次课程的专业知识信息,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学生第一次课程的信息记忆率大概不会超过40%。连续、集中式的专业技能培养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原因有二:一是集中式的技能培训可以抢占学生的接触其它信息的机会,课堂之间的信息记忆率高,利于课程的进行;二是连续、集中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短周期内系统、全面掌握技能,从而很容易的把这些知识从暂时记忆形成长久记忆,从而真正掌握这个技能。外边的培训机构普遍采用这种授课方式而取得成功,我认为跟这种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

五、教学内容陈旧

IT产业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掌握和使用IT产业最新的技术。但是,我们目前IT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多年来并无大的变化,"过分"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和最新IT技术使用能力的培养。IT技术日新月益,但教材更新缓慢,当下社会需求的技术不能及时进入教学,学生在校学习的技术已经过时落后,到毕业的时候,结果就是就业难

六、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就业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

我们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的过程,社会了解不多、社会经验少,实践项目经验少,并且大部分研究生博士从事过的工作都是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与实际市场项目的开发、运作、管理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区别。这样现状的实际结果就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并不完全了解社会需求,并不掌握培养技术类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七、现有教学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对接用人市场需求

现有的教学考核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各个课程的考试内容相互孤立,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联系呼应整个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目标。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记忆性成份所占比重较大。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强调学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应用性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由于考试是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八、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能动性

跟大部分高校一样,我们进行的教学质量控制都是过程控制,有点教育ISO9001的味道。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督导、教学检查等等。从结果来看,与实际的教育目标尚有差距,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是我们认为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激活教师的能动性。干好干坏不好评、干好干坏差不多。教学是教师主导的一种涉及到复杂的情感互动、知识传授、精神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用工业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带来的直接后果的就是缺少了对教师在工作中的创造性的尊重。向上负责制的教学检查加重工作负担的同时,也一点点磨灭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冲动,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在教师的发展前途过程中的权重也越来越小。改革基本上等于给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