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7个本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2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学院有省级一流(精品)课程7门、省创新创业课程1门,有“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全校本科生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
学院立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应急事业,服务社会发展,聚焦国家信息化特别是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发挥技术优势,打造应急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建设应急特色鲜明,支撑作用突出,行业影响显著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高工)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研究生导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学院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师德标兵等。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841人。为加强专业和应急管理行业的深度融合,学院相继开设了十余门应急特色课,同时开展“3+1”应急信息化特色实验班,通过学生到应急部下属单位和各省应急厅进行实践,有效提升应急信息化人才的支撑度。近年来学生在一些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获得国家级奖励29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2项、二等奖89项,特别在华为ICT网络大赛和“冀信”网络安全技能竞赛中连续三年取得河北省第一名。学院建有校外实践基地17个,学生就业质量较高,部分学生首次就业直接进入百度、阿里、腾讯和字节跳动等知名IT企业和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安科院等企事业单位。
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依托“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特需项目,2011年开始招收“应急信息化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每年平均招收48名;另与青海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博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
学院逐渐形成以应急信息化为特色的研究方向,直接参与应急管理部河南水灾调查、露天矿监测、地震救援等灾害处理事件并取得显著成果。学院拥有“河北省物联网监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智慧应急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级项目6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核心255篇),申请发明专利83项,已授权61项,国际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教研成果奖励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