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共产党宣言》与党建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18-12-12


《共产党宣言》与党建理论创新

陈维义

2013052009:35 来源:学习时报

165年前,《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指明了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大约100年前,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唤醒了一代仁人志士揭竿而起,开创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大潮。随着90多年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艰辛探索,我们党完成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四次重大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又根植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特实践。重温《共产党宣言》,既使我们再次探访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中汲取力量和营养,也不禁回顾起我党理论创新不平凡的历程,更使我们感受到时代变迁要求我们党适应形势任务变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

暴力革命、消灭剥削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阶级斗争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主线,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一个阶级,以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为己任,是《共产党宣言》宣示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在实践《共产党宣言》的革命进程中,首先不能忘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此为指引推翻了三座大山。

但正如《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着墨较少一样,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原因何在?说到底,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私有制的生命力还很顽强时,就想将其彻底消灭是不容易的,这是学习《共产党宣言》给予我们的另一种启示。

所幸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们打开另一扇改革开放的大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冲破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桎梏,实现了我党第二次理论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此,人类历史没有过的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验在十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开始了。《共产党宣言》没有讲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做的,在中国成功实践了。而且我们把这个理论的研究对象实施对象,明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没有满足于前两次理论创新,又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第三次、第四次理论飞跃,并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赋予了一个总的名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金融危机、全球化浪潮与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党宣言》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的表现。现在全球化浪潮下的金融危机,不知要比那时的经济危机严重多少倍,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积聚的集中表现,也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中必须克服的重关险阻。社会主义不仅要与自身的困难斗争,还要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贪婪进行斗争。借助全球化浪潮,社会主义也可能会在与资本主义竞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不见得马上葬送资本主义,却有可能扼杀还在发展初期的社会主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引导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实践,才能迎接世界变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最终共同由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的彼岸。

切实增强理论自信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不言自明,其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必回避,例如:它对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自我修复能力、工人阶级分化后中产阶级的兴起估计不足,而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全世界无产者利益的共同性估计过高;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不够完整科学,对不同国家革命的进程形式未能进行全面地考察论证,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过渡地带的论述还很模糊。这些局限性,曾经带给我们这样那样的纷扰,但也促使我们党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创立了适合自己的理论;理论创新指导下的成功实践,又为我们的理论自信提供了可能。

在我党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思想路线的创新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直到现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演变轨迹,始终以实事求是为主线,但又适应时代特点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目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路线中“求真务实”这一新要素:“求真”就是求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就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党情、世情、国情,真抓实干,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今后,只要我们紧密结合改革的实践,正确学习借鉴经典理论的论述,不断求真务实创新党的理论,我们的理论自信就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就能引导我们实现中国梦,最终走向全人类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